新西兰变性人,淘汰出局
文/小米桶
图文:审稿-蟹黄捞饭、制作-8
音频:讲述者-小米桶、制作-赛安
封面图:壹图网
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奥运会,承载了数千年的悠久历史。随着社会不断调整前进的步伐,奥运也随之变得日益丰富多彩。
今年的东京奥运,我们需要记住她的重点实在太多了。除了“新冠肺炎”、“史上最烧钱”、“差点没办成”这些特质,还有一个本来应该是颇具意义的话题,就是“多元文化”。
只可惜,这个话题的风头都被疫情这些给抢走了。
话说,多元文化这码事,常常只是沦为“口惠”,特别是这么大型的体育舞台,又特别东道主日本还是个比较保守的国家。
此前有相关团体借着东京奥运即将举行的节点
发起了请求在日本通过LGBT平等法的国际联署
▾
不过,最后并没有通过
▾
但是请看官老爷们放心,说好的“两性平权”,有!说好的“种族平等”、有!说好的“难民选手”,有!说好的“运动员心理压力”、有!说好的“LGBT运动员”、有!说好的“变性人运动员”、也有!
这些五颜六色的鸡蛋,东奥还真的都塞进一只篮子里了。
男女一起当当旗手,是东京奥运的特色之一
▾
呼唤和平的难民代表队,本届是第二次参加奥运会
▾
象征各个国家的和服,也代表着奥运“多元文化”
(虽然该和服计划最后“夭折”,未能出现在开幕式上)
▾
****
其中大魔王级的话题,当属“变性人选手第一次参加奥运”。
这前无古人的一招,也让该选手的母国新西兰,在最初就受到相当强烈的关注。
▾
还有一名跨性别女性是
美国队极限单车项目的后补选手沃尔夫
鉴于她是后补选手,因此不是笃定会出场
▾
哈伯德,1978年出生,出生性别为男性,在青少年时期就练习举重。在新西兰也算是很有成绩,曾经打破新西兰男子举重的体育记录。
2012年,哈伯德选择变为女性,并且在当年接受了跨性别激素疗法。在修养了数年后,她还是依然向往运动场,并于2017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国际公开赛上,参加女子组举重比赛,一举夺得金牌。
哈伯德其实已经参加多次女子组的比赛,并且成绩很好
▾
这件事当时就曾经引发关注,其一,哈伯德是新西兰首个获得举重金牌的跨性别选手;其二,以哈伯德这样就算是拥有女性的“自我认知”,但是其“天生为男性”的体格优势,也引发了不公平的争论。
那次比赛后,重新以女性运动员展露自己的哈伯德,绝大多数时候都挂着绚烂的微笑,快速闪去场外。她很少直面镜头,新西兰代表队也刻意将她保护起来。显而易见的事实,哈伯德只要一开口,铺天盖地的质疑就会如潮水般涌来。
哈伯德变性前和变性后
▾
****
让我们从开始梳理一下这届奥运“多元”的脉络。
日本和海地裔美国人混血的网球选手大坂直美,就因为偏向非洲裔的肤色和高大的身材,常常面临国籍和种族的质疑。日本人怀疑她是为了赚训练费和代言费才选择日本,而美国非裔则视她为“家乡的叛徒”。
放弃美国国籍的大坂直美,
也常掀起国籍话题,常常是被记者逼问“效忠哪国人”
▾
这也就是东京奥运的开幕式上,会安排许多混血运动员担任要角的原因。
当时负责传递火炬的,有“中日混血”的棒球名人王贞治,父亲浙江省青田县人;日本队出场时的旗手八村壘,父亲是来自西非贝宁共和国。最后点燃圣火的,就是大坂直美。给这些不是“纯血大和民族”选手如此多的出场,是明确要为他们正名。
日本棒球界的超级无敌巨星,王贞治
其实一直保有中国国籍
▾
真正的“日本盖火锅王”八村壘(手持旗帜者)
▾
国籍和血统曾经给运动员带来歧视和挑衅,直到现在都还时有发生。因此为“种族平等”发声高呼,也确实是奥运会走到今天应该要做的事情。
更进一步,今年东京奥运的参赛选手中,LGBT族群也是史上最多。有关注这一议题的媒体报道,本届奥运的LGBT多达163人,是里约奥运的两倍。
这些因素,让东京奥运成为史上最具包容性的运动会。
我们当然可以理解出柜选手的增加。毕竟随着社会越发开放,不必隐藏自己性向的人逐渐变多,参赛的自然也就变多。至少,这些选手还是以自己天生的性别参加比赛,不涉及任何公平公正的争议。
跳水金牌选手戴利
▾
例如英国跳水金牌选手戴利,身为“跳水金童”的他,10岁时就横扫英国跳水届的所有奖牌,14岁就代表英国跳水队出征北京奥运。
拥有天才光环的他,实际生活中却因性取向遭受霸凌,数度崩溃进入人生低潮。直到成年后公开出柜,遇到相爱的配偶。如今能在镜头前会心展露微笑,不得不说,社会是给了LGBT族群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就算跳水金童戴利的爱好是编织毛衣、就算他一脸娇萌内心住着小公主,赛场内也不看内心的自我认同,肉体是男性,就去和同是男性的对手同台较量,是理所当然的。
▾
只是,史上第一次纳入跨性别选手,这一步是不是走得太快了些?
毕竟“LGBT”族群,只有“T-Trans”这个族群,特别在运动这一领域会产生实际的影响,剩下的“LGB”大多是在私生活领域比较不同。
将多元包容作为奥运的愿景固然没错,但是公平公正也是体育赛事的基础。在面对Trans-跨性别类的选手,尤其是跨性别女性的选手上,包容和公平能否兼具还是非常有争议的。
“LGB”族群尽管同为少数
▾
但不对运动比赛造成任何影响
▾
我们先看反对方的论点。
男性和女性在体能上是有差异。虽然曾经的奥运会中,也有女性创造出优于男性的成绩,例如伦敦奥运会中,中国游泳选手叶诗文,在自由泳这一项就做出超过同项目男选手的成绩。但这毕竟还是少数的案例。无法真正为“男女体能上完全一样”来背书。
因此,跨性别运动员,特别是跨性别女性选手,在先天上还带着作为“前男性”的肌力和爆发力。在同等级的女性面前,这些“前男性优势”就会威胁到女性竞技的公平性。随便一句“多点包容”,就想让苦练数年,精益求精的女性运动选手甘心被“前男人”轻松超越,吞下败绩,不可能。
特别还是在举重、田径、游泳、这几个项目上,跨性别参赛是最敏感的。君不见美国就有很多州陆续颁布很多法案,禁止“跨性别女性参与体育运动,并要求他/她们只能参加同出生性别相同的竞赛队伍”。
密西西比州州长签署法令
禁止跨性别女性参加女性体育竞赛。
▾
跨性别运动员——奎因
就身在与出生性别相同的女足队伍
(同样的,因并未对比赛公平性造成影响,
也未曾惹来争议)
图二,instagram@thequinny5
▾
再来看支持方的观点。
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女性曾经是与运动无缘的群体。曾经的奥运,一直都是男性独霸的舞台,允许女性参赛则根本是这几十年内的事情。直到1960年,那时候的奥运会,还认为女性进行长跑会受到极大的身体伤害。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,中国女选手张山,在定向飞靶项目中,与男性同场竞技取得金牌。
公平本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,任何人都可能超越前人的界限。即便是同性别之间,也存在着身高、肌力和爆发力,甚至荷尔蒙这些差异,因此绝对的相同水平本来就是不可能存在。况且,向更厉害的选手挑战,也是变强的必经之路。
很多事实都说明,体育运动的性别与能力的版图,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变化。我们已经推翻了很多自己曾经的认知。谁又能保证这一次,我们没有犯固步自封的错误。
现在选手张山的成绩,都还是奥运会津津乐道的闪光历史
▾
反方观点非常有道理。而正方的观点也争取到了不少受众。
促成此事的直接推手是新西兰奥运代表团,他们认知到哈伯德参赛会引发“不公平”的质疑,但是“该选手完全符合国际奥委会的遴选标准,即在过去的一年内,将睾固酮浓度维持在10nmol/L以下”,因此哈伯德的出赛在法理上是没有问题的。一直提倡“多元包容”的新西兰自然就顺水推舟促成此事。
哈伯德前两年已经参加过女子举重,之前的赛事中,很多体育人就并不买账。
跨性别女性参加运动比赛,一直都很有争议
▾
2019年萨摩亚主办的太平洋运动会上,当哈伯德一举拿下两枚金牌时,萨摩亚主席就直说,认为哈伯德出赛对别的选手“不公平”。但是作为奥运组织的下属,也没权利做出抗议,因此只能接受。
哈伯德本人,尽管我们可能没有什么机会看到她在奥运赛场接受采访,不过她在赛前有向新西兰地方的电台吐露心声,她无意以“前男性”的优势去瞄准金牌,参赛单纯是出于她对运动的热爱,以及用真正的自我认同好好生活下去。
▾
****
如今将这个争议带入奥运竞技场,相信也是有相当多的选手和机构感到不满。只是无奈此人的存在,于现有的体制内是挑不出毛病的,只好先静观其变。
结果这场比赛,以哈伯德抓举失败、无奈淘汰而告终,并未对实际的奖牌争夺战发生任何冲击。整场奥运会,官方刻意隐藏她的行迹,连新西兰奥运代表队的ig上,从头到尾也没有透露一丝存在。哈伯德草草结束比赛,留下一个“比心”的手势后离去。
也算是印证了哈伯德为自己下的定义“只想不留遗憾的做自己”。毕竟,能作为“女性”成功出赛,就足以让长期处于弱势的跨性别群体感到欢欣鼓舞了吧。
但这绝对只是开始,未来会出现更有挑战性的选手和更有争议的问题。
目前看来,把鸡蛋全部塞在一个篮子里不能做到每个人都接受。科学、公平、竞争、包容、理解、和谐……这些理念,要让大家信服接受,国际奥组委还是要继续找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才行。
[新西兰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